常熟深入贯彻苏州市委“一县一片”互比互看工作要求,整合资源、优化布局,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一是农文旅业态日益丰富。完善虞山“雄鹰线”配套设施,蓝?O2森林产业园预计9月开园并引入医疗志愿,环虞山骑行驿站项目启动基建。龙潭景区实现人流实时监测并优化公交接驳。大湖甸田园项目借鉴成功经验,即将启动向日葵种植。小山石宕、携程旅悦项目进入规划阶段。
二是品牌建设持续加力。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健康土壤苏州(常熟)工作站,推进全国酸化耕地治理重点项目。建设6.51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,推广自主水稻品种近26万亩。“常熟大米”授权10家生产单位,绿色食品续展有序。制定“常熟蓝龙”区域公用品牌方案,开展耐低温育苗等5项技术攻关,推进50亩“稻虾共生”种养试点,计划将“首届蓝龙季”纳入丰收节,并联合商业协会开展全方位营销推广。
三是发展潜能不断增强。“市集露营车”参与5场活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约4.5万,“海棠铺子”振兴直通车搭建直播实训平台,已开展5期惠农直播。编制推介6条精品线路,上半年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、营收2.1亿元,3个村加入苏州“整村运营联盟”。强化要素支撑,15个蔷薇新品种申请国家认定,申报384万省级棚室改造资金支持华冠园创智能育苗项目。通过片区化建设,有效推动乡村产业融合、品牌提升和发展活力增强。